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根类 > 黄芩 > 正文
编号:10917365
黄芩苷的研究近况.PDF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2月23日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231KB,3页)。

    

    敛生肌作用更强。或用生, 或用煅, 可视疡面情况别而用之。

    2. 5 其它 大黄外治配伍, 有简有繁, 可依药性, 辨病证, 灵活掌

    握。如, 与甘温补血活血的当归配伍, 明·《景岳全书》汤火止痛

    散,“大黄微炒, 当归末等分” , 或用麻油调搽, 或干掺疮面, 以止痛

    生肌[9 ]; 与同为苦寒之品的黄柏配伍, 如景岳二黄膏, 二者为末醋

    调,“敷一切毒肿热浮在外, 或时令热雍者” [9 ]

    , 现代再配伍黄芩苦

    参而用治各种渗出性皮炎, 是以增强燥湿敛疮之功。《普济方》以

    大黄为末与清热解毒之马齿苋捣烂取汁调敷,“治大人小儿缠蛇

    丹(带状疱疹)” [5 ]。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以大黄与长于活血祛瘀、消

    肿止痛之三七为末醋调敷,“疮疡初起者, 敷之可消” [12 ]

    , 等等。或

    与它药相须以增其效, 或得它药佐使以广其用。医者, 意也, 运用

    之妙, 在乎一心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 1 ] 晋·葛洪. 葛洪肘后急方[M ]. 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1963: 1422

    142.

    [ 2 ] 江苏新医学院. 中药大辞典[M ]. 上海: 上海人民出版社, 1977: 1062

    106.

    [ 3 ] 宋·王怀隐. 太平圣惠方[M ]. 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1982: 19902

    1990, 198521985.

    [ 4 ] 王辉武. 中医百家药论荟萃[M ]. 重庆: 重庆出版社, 1982: 51251, 502

    50.

    [ 5 ]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. 中华本草(精选本) [M ]. 上海: 上海科学技术出

    版社, 1998: 3662366.

    [ 6 ] 清·鲍相 , 梅启照. 验方新编, 下册[M ]. 北京: 人民出版社, 1990:

    5622562, (上册) 4242425, 4992499.

    [ 7 ] 宋·王 . 王伊明点校. 是斋百一方[M ]. 上海: 上海中医学院出

    版社, 1993: 1892189.

    [ 8 ] 清·汪 昂, 鲁兆麟点校. 本草备要[M ]. 沈阳: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

    社, 1997: 23223.

    [9 ] 明·张介宾. 景岳全书[M ]. 上海: 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, 1959:

    138121381, 136121361, 124221242, 138921389.

    [ 10 ] 明·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 ]. 北京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1982: 11212

    1121.

    [ 11 ] 裘沛然. 历代名方集成[M ]. 上海: 上海辞书出版社, 1994: 10892

    1089, 109421094.

    [12 ] 张锡纯. 医学衷中参西录[M ]. 石家庄: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4: (中册) 86286.

    收稿日期: 2004209213; 修订日期: 2005202219

    作者简介: 张建春(19662) , 女(汉族) , 四川成都人,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

    第一医院副主任药师, 硕士学位, 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和临床药学研究

    工作.

    黄芩苷的研究近况

    张建春1

    , 张 华2

    , 施 瑛1

    , 胡 浩1

    (1.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, 甘肃 兰州 730030;

    2. 甘肃康盛医药有限公司, 甘肃 兰州 730000)

    摘要: 根据国内有关文献, 从黄芩苷的提取、化学成分、鉴别、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, 为黄芩苷的进

    一步研究提供参考。

    关键词: 黄芩苷; 黄芩; 提取; 化学成分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: R284. 2; R285. 5 文献标识码:B 文章编号: 100820805 (2005) 0320247202

    黄芩苷(baicalin)是由唇形科植物黄芩S cutellaria baicalensis

    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。其原植物主要产于

    东北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、内蒙古等地, 以山西产量最大, 河北

    承德产的质量最好。黄芩味苦, 性寒。归肺、肝、胆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
    功能清热燥湿, 泻火解毒, 止血, 安胎[1 ]。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

    效成分之一, 是黄芩及其制剂的主要质量控制指标成分, 据药理

    学研究报道, 黄芩苷具有抗微生物、抗变态反应、降压和镇静、利

    胆、保肝和解痉等作用。本文对黄芩苷的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。

    1 黄芩苷的提取

    黄芩苷为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, 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,其水溶性极小, 具有一定的脂溶性, 在碱性条件下易于溶解。黄芩

    苷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煎煮法、回流法、超声波法、微波提取法、索

    氏抽提法等。

    赵越平等[2 ]

    采用同一种溶剂(75% )乙醇, 分别以回流法、索

    氏抽提法、超声法和浸泡法等不同提取方法, 从黄芩原药材中提

    取黄芩苷, 进行了对比实验, 结果用回流法提取黄芩苷为好, 快

    速、简便、提取率高, 浸泡法和超声法提取率低, 不能真实反映黄

    芩中黄芩的实际含量; 超声的次数和时间等因素对黄芩苷提取率

    有影响。

    韩鲁佳等[3 ]

    除进行了传统的提取方法温浸法、煎煮法和加减

    温浸法的研究外, 重点研究了碱性离子水温浸法和煎煮法, 结果

    表明用碱性离子水煎煮法提取黄芩苷, 得膏率明显提高, 以pH

    值为 10 的碱性离子水效果最好, 得率和含量都较高, 得率为

    14. 71% , 含量为 89. 04% , 缩短煎煮时间, 特别是缩短第二次煎

    煮时间, 可达 95% , 对于黄芩水提液中杂质的去除方法, 絮凝法

    较离心法和过滤法好, 可以大幅度提高黄芩苷的含量, 试验表明,采用直接絮凝法, 加入 1%絮凝剂效果最好。酸沉试验表明, pH

    值1. 5、温度在 40℃时进行酸沉, 黄芩苷得率和含量可达到较高

    值, 沉淀物洗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, 醇洗后再水洗可以提高黄芩

    苷含量, 但会降低得率, 且成本较高。只用水洗所得黄芩苷的含量

    和得率都较高。黎万寿[4 ]

    对黄芩苷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, 探索出

    了有效的醇提酸沉法, 提高了黄芩苷的转移率, 适用于大批量生

    产。李展等[5 ]

    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, 利用计算机软件“均匀设计回

    归分析及优化系统” , 优化出黄芩水提的最佳工艺, 结果最佳工艺

    为提取 3 次, 每次用 100 m l水、提取 30 m in。

    郭孝武等[6 ]

    研究了不同频率超声对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影响,比较在同一提取时间, 频率分别为 20, 800, 1100 KHz 时从中药

    黄芩根中提取黄芩苷成分的得率, 以 20 KHz 下得率最高, 认为

    原因是该频率下超声空化效应强, 加之粉碎化学效应, 有利于有

    效成分转移和黄芩苷与水的混合。

    郭振库等[7 ]

    采用具有压力控制附件的M SP2100D 专用微波

    制样系统, 进行了黄芩苷微波提取研究, 结果在 70%微波功率

    下, 微波最佳提取条件为 35%乙醇作溶剂, 溶剂倍量 30, 提取压

    力0. 15M Pa, 恒压时间30 s即可获得好的黄芩苷提取率, 而且比

    超声法提取率提高近 10%。

    2 黄芩苷生化特性

    黄芩苷的分子式为C21H18O11, 为一连有葡萄糖醛酸结构的

    黄酮衍生物, 具有一定的脂溶性。黄芩苷为淡黄色针晶,· 742 ·

    L ISH IZHEN M ED IC IN E AND MA TER IA M ED ICA RESEARCH 2005 VOL. 16 NO. 3 时珍国医国药2005 年第16 卷第3 期

    ? 1995-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mp223℃,UV K M eOH

    max 244、 278、 315, 几乎不溶于水, 难溶于甲醇、乙

    醇、 丙酮, 可溶于热乙酸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231KB,3页)